德國之旅的高潮,就在新天鵝堡!
我覺得新天鵝堡的魅力在於它的所在地,建築於拔地而起的山巒之間,腳下即是一望無際的翠綠平原與湛藍湖泊陪襯,融入背景營造出一種童話世界般的甜美感。
初秋的德國山區,樹林已經逐漸轉紅了,十月初去我原本真的不知道這時間點已經開始有紅葉,所以看到楓紅陪襯的城堡算是賺到😍。
交通方式
火車控的我,所採用的交通方式是從慕尼黑搭火車到「福森 Füssen」站(利用省錢好幫手-「巴伐利亞邦票」,當日一張票在巴伐利亞邦範圍內無限搭乘),出火車站搭公車(持巴伐利亞邦票免費搭乘)到「Hohenschwangau – Alpseestraße」站下車即是。
也可以從慕尼黑搭巴士直接到,推薦利用歐洲交通查詢好幫手 Omio 即可查到各種交通方式及自行進行比價,因票價都是浮動的。
另外,直接報名參加當地一日團也是一種省事的好方法,只是行程綁死我個人不偏好。
從下面這張官方立體地圖可以看出「福森 Füssen」(有火車站的地方)、「施萬高 Schwangau」兩個小鎮,與「新天鵝堡 Schloss Neuschwanstein」、「舊天鵝堡 Schloss Hohenschwangau」的相對位置,同時可以看到附近有好幾個湖泊「Alpsee」、「Forggensee」...等
遊覽重點
在時間有限下(以最常見的從慕尼黑出發一日遊來說),個人強烈建議將以下路線各走一遍,可以看到全方位的新天鵝堡!
1、走到「瑪麗安橋」遠眺「新天鵝堡」的經典畫面(明信片角度)
2、進入「新天鵝堡」參觀城堡內部(需事先預訂,當場買票撲空機會大)
3、從城堡山腳下的「施萬高」小鎮平原往上眺望另一個角度的「新天鵝堡」
4、順路看另一座「高天鵝堡」(一般人完全不在意的一個城堡但因為真的太順路了而且套票有包含所以一般人幾乎都還是會加減去一下)
一般人上述1+2+4算是基本盤。
但看過有人自助旅行遊新天鵝堡不知道要去上述路線1瑪麗安橋的,還上網問說為什麼都拍不到網路上那種距離的城堡照片!我也是傻眼🤣
上述路線2參觀城堡內部也是基本,但有也有人太晚訂預約不到,或以為到現場買票就可以結果一去現場都滿了!不過好像大部分人去的主要目的是看城堡外觀,所以就算了。
上述路線3則是個人偏好,因為只逛完1+2總會覺得稍嫌空虛,加了3感覺整個行程都立體了起來呢!!
至於上面沒有提到的,城堡周邊的「阿爾卑斯湖」、「福森小鎮」、「施萬高小鎮」,可能要待超過一天含住宿的情況下才能有餘裕可悠哉的遊逛。
下圖顯示了「新天鵝堡 Schloss Neuschwanstein」、「舊天鵝堡 Schloss Hohenschwangau」的周邊,以及以「門票處 Tichet Center」為中心,抵達這兩座城堡的各種交通方式-步行、馬車、巴士,與所需時間。
也可以看到「瑪麗安橋 Marien-brücke」與新天鵝堡的相對位置與路徑。
瑪麗安橋
建議預約參觀新天鵝堡內部的時段不要訂太早,抓多一些寬裕緩衝時間,到了以後時間夠寬裕就可以先衝瑪麗安橋,但若時間差不多就等城堡參觀結束再走瑪麗安橋。
瑪麗安橋從新天鵝堡這邊看過去的樣子如下圖,很美。她是一座建於兩座峰巒之間的小鐵橋,樣貌頗為險峻,這座橋是遊新天鵝堡的必去拍照點位,因為從橋上拍新天鵝堡就是所謂的明信片角度!(上橋時人很多要排一下隊)
到了瑪麗安橋就可以拍到這樣的經典照片!
你看,是不是這樣拍完到此一遊照就可以收工回家了呢(喂不是吧!!!)
好的,來到走進城堡參觀的環節...
新天鵝堡內部參觀
參觀動線必須依照預定場次的時間進出,並且跟著導覽員移動,無法在裡面自行隨意亂走。
城堡內部禁止攝影(小氣鬼!),我很乖沒有偷拍,所以沒有城堡內部的照片可以曬。
當時國王蓋城堡的起心動念是來自於法國凡爾賽宮,所以內部裝潢奢華程度也是以凡爾賽宮的等級在拚場的,門窗、列柱迴廊採氣派的巴洛克風格,天花板、壁畫、燈飾、家具等無一不精雕細琢,其中很多用具使用天鵝造型作為裝飾,別具特色。
而且它其實是很近代的城堡(1869年開始建造),所以有一些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穎設施(在當時應該都是最新科技!),像中央加熱系統供應暖爐加熱、各樓層都有熱水、廁所自動沖洗設備、水龍頭、電話線路、還有運送食物的電梯等等。
又因為所在地勢的關係,施工想必有一定難度。以上種種,可以想見蓋這座城堡時耗費了多少經費資源。
城堡周遭的湖光山色,相當甜美療癒。挑在這裡蓋城堡,實在是很懂得享受。
這座湖的名稱叫阿爾卑斯湖(Alpsee),照片右側小山丘有一座鵝黃色的城堡,就是「高天鵝堡」(Hohenschwangau Castle,音譯則為「霍恩施旺高城堡」),常被稱為「舊天鵝堡」。
高天鵝堡
高天鵝堡較為古老,建於12世紀,具歷史價值,但就沒新天鵝堡那麼 fancy,人氣也差一大截,空蕩蕩的。這座城堡一樣可以進入參觀、一樣內部禁止拍攝。
新天鵝堡與高天鵝堡都可以從山腳花錢搭馬車上山。(但我們都用走的,邊欣賞風景)
從舊天鵝堡這裡也可以清楚看見不遠處的新天鵝堡。
從施萬高的平原看新天鵝堡
走完兩座新舊天鵝堡,我們在施萬高小鎮沿著相對靠近新天鵝堡所在山脈的主幹道走了幾百公尺(就是下圖靠下方的那條路,可參考本文最上面貼的立體地圖),一路注意著我們與新天鵝堡之間的相對位置,然後走到了一個很棒的拍攝點,可以拍到截然不同角度的新天鵝堡。
走了好多路,但一整天下來真的覺得不虛此行。
紅葉陪襯下,不同角度的新天鵝堡。
隱藏版!新天鵝堡其實還有一個絕美的「迪士尼城堡角度」,但...
看了以上照片,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新天鵝堡到底「迪士尼」在哪?並不像啊!
是的,其實以上照片都不是新天鵝堡最美的角度,它還有一個絕美角度,正如以下照片...
但為啥要賣關子到最後呢?因為這個「迪士尼城堡角度」(只能從網路上)看得到卻吃不到啊!!!
經我曠日廢時搜盡中英文網路資訊後獲得的結論是,基本上這個角度只能透過「空拍」拍到。雖然有人號稱跑到對面的山麓某個高度點,即可拍攝出類似的感覺,但那位分享的拍攝者自己也不建議別人跑去那裡,因為具有一定難度,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我完全不會想做出這樣的挑戰......
所以,就買個明信片過過乾癮吧...😭 (下圖為明信片)
福森與施萬高,是可愛的巴伐利亞風情小鎮,新天鵝堡讓他們更增添了幾分童話氣氛,有時間真的可以在這邊住個一兩晚悠哉一下。
建造新天鵝堡的傳奇國王
參觀新天鵝堡時一定會介紹它的建造者-巴伐利亞王國末代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
巴伐利亞(英語 Bavaria,德語則為 Bayern-拜揚)現在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其中一個邦。
德國是在19世紀由普魯士強勢主導,合併一些講德語的大小邦國所組成,但在當時同為德語民族的巴伐利亞及奧地利都曾極力抗拒加入德意志帝國,因這兩國有一定的實力可獨立自主,以及自身的光榮傳統,不想變成普魯士的小弟(巴伐利亞至今都還是自成一格,擁有自己的文化認同傾向)。
德維希二世普遍被認為是一位揮霍的亡國之君,為了建造各個豪華城堡而虧空財庫,導致巴伐利亞王國破產,走向亡國之路。
但我也看到另外一種論述,有人試圖為這位童話國王「翻案」,認為建造城堡雖耗費甚鉅,但仍在巴伐利亞優渥經濟所能支撐的範圍之內,而財政虧損則是反對派發動政爭的理由。
路德維希二世最後以充滿謎團的死因告別這個世界,他在某日清晨被發現落入湖中,被宣告為自殺身亡,但很多人認為他是遭到謀殺。
路德維希二世醉心於文化與藝術,並且建造了新天鵝堡、林德霍夫宮、海倫基姆湖宮等華麗建築。或許是看在留下了大量觀光遺產的份上吧,現在的巴伐利亞人「好像」還蠻喜歡這位傳奇國王的?(不確定)... 總之可以看到大量他的頭像印在各種巴伐利亞的觀光紀念品之上,成為文化象徵。
新天鵝堡,其實是一個未完成的城堡,路德維希二世身亡後,新天鵝堡也就從此停止建造了... 話說歐洲很多文化遺產的背後,都有著一些沉重的歷史故事呢。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