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都會區玩膩了想要往近郊看看不同的文化/自然景觀嗎?以東京為中心的近郊一日遊旅程中,我覺得最輕鬆簡單、又有豐富內涵的行程就是「鎌倉-湘南海岸-江之島」這個路線了,這個區域的景點可以很輕鬆的串成一日遊。
鎌倉,是以鎌倉時代(公元 1185 年 - 1333年)古蹟聞名的古都,而從鎌倉開始,利用「江之島電鐵(江之電)」每12分鐘一班的密集車次,遊逛湘南海岸及江之島,非常方便。
我的鎌倉 - 江之島一日行程如下:
東京(搭乘JR橫須賀線)→JR北鎌倉駅(步行)→JR鎌倉駅(轉乘江之電)→長谷駅(江之電)→鎌倉高校前駅(江之電)→江之島駅(江之電)→藤澤駅(轉乘JR東海道本線)→東京
鎌倉/江之島有幾種實用的交通套票可使用…
1. 江之電1日乘車券:¥650(江之電全線)
2. [小田急電鐵] 江之島-鎌倉周遊券:¥1640(小田急線新宿至藤澤+藤澤至片瀨江之島+江之電全線)
3. JR 鎌倉/江之島通票:JR大船至鎌倉+JR鎌倉至藤澤+江之電全線+湘南單軌電車(2020 年 4 月 1 日起已停售)
小田急電鐵的江之島-鎌倉周遊券涵蓋新宿出發的完整路線,所以如果從新宿(或小田急線沿線)出發的話,使用這個周遊券較省錢。但我住的是上野,就用不到那段票,所以是從東京站搭 JR 橫須賀線前往北鎌倉,再購買「江之電1日乘車券」。
古都鎌倉的寺社
鎌倉是鎌倉幕府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 12世紀,武士家族的源賴朝發兵掌握實權,以鎌倉為根據地,建立了日本史上第一個幕府,統治核心由貴族政治轉為武家政權,從此武士階級的地位大幅提升,在此一時期,武家也帶起了佛教信仰的普及。

圓覺寺(円覚寺)
一步出北鎌倉站,就看到圓覺寺的指標與入口,這是一座富有禪意的古寺,建於 1282 年,當年蒙古忽必烈派兵東征日本兩次遭遇颱風而失敗,時值幕府執權北條時宗邀請南宋無學祖元禪師到日本弘法,興建了這座佛寺,悼念元日戰爭死去的蒙古與日本士兵。
建長寺
鎌倉古寺之首,創於 1253 年,是日本最早的禪宗寺院。從山門進入後採一直線式的格局,採用唐宋禪寺的特色,圓覺寺亦同。
建長寺樸實的木造建築,規模頗具恢弘氣勢。
法堂中供奉千手觀音及一尊釋迦苦行像
天花板的龍圖頗令人印象深刻
鶴岡八幡宮
出了建長寺再往南走一段路,沒多久就到了鶴岡八幡宮,這樣的走法是倒著從後方進入八幡宮的。
鶴岡八幡宮與鎌倉幕府息息相關,是許多歷史故事發生的場景。
八幡宮的「八」字,設計成吉祥物-鴿子的圖騰。
本殿前方的舞殿,是舉行祭祀等各種儀式的場所。
每年四月八幡祭時,會在舞殿演出著名的「靜之舞」。(源義經與源賴朝合作戰勝平家,但後來兩人反目,源賴朝追殺義經,義經的愛妾靜御前被擄,靜御前是著名的「白拍子」舞者,源賴朝命靜御前獻舞,靜多次拒絕,最後在鶴岡八幡宮時終於答應表演,但靜卻邊舞邊唱出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跳出流傳千古的靜之舞)。
這裡有賣好幾種不同形狀的繪馬,其中掛最多的是銀杏葉型。
原本有一棵見證歷史的千年銀杏大樹長在這個位置,但樹不幸在幾年前的地震中倒了,現在插上了新枝。
由八幡宮正面延伸出去的參道,是若宮大路,古鎌倉的中心大道。而西側的小巷-小町通,是整排特產、工藝品店舖與食店。一路走到現在,正好找間店吃吃午餐,休息一下。
隨後,沿著小町通走到鎌倉車站。從這裡要開始搭江之電了。
因為「江之電」與台灣的「平溪線」締結為姊妹路線,目前有票券交換的活動,拿使用過的「平溪線一日券」,可以在此免費兌換「江之電一日券」。到了江之電售票口,掏出我的台鐵平溪一日券,還來不及講話,站務人員已經很熟練的收下票券,並遞出一張江之電一日券及一份小簡介、一張中文問卷。用台幣 52 元的平溪一日券,可以換到日幣 580 元(約台幣 175 元)的江之電一日券,真是划算啊~
(此優惠活動已結束)
假日的江之電擠滿了人。
大異山高德院-鎌倉大佛
首先在長谷站下車,隨著人潮,走到了「大異山高德院」,高德院本身的名號比較沒知名度,大家只知道裡面的鎌倉大佛。
比起大佛的體積或是雕刻,我覺得它的歷史與傳奇性比較有趣。
這尊青銅佛像的建造,可追溯到 13 世紀。它原本安座於佛殿之中,但佛殿建築在 15 世紀時被一場海嘯沖毀,佛像本身卻保留了下來,從此就成為露天的大佛。屹立不搖的大佛,幾百年來仍持續守護著鎌倉,並成了鎌倉的地標與象徵。
仔細一看,大佛額頭的痣竟然跟頭髮一樣,也是螺旋狀的...
付 ¥20可進入大佛內部參觀
整個區域的古蹟、寺社還有很多,如位於圓覺寺、建長寺之間的明月院,與圓覺寺、建長寺並列鎌倉五山的壽福寺、淨智寺、淨妙寺,八幡宮東邊的賴朝之墓、東勝寺跡,鎌倉車站西北邊山上的錢洗弁財天,高德院附近的長谷寺。但我因為時間有限,而且不想變成鐵腿之行,所以就不逐一走訪了。
湘南海岸
江之電繼續向西行,過了極樂寺站後,風格轉變,進入了湘南海岸...這裡是夏日、衝浪、陽光男孩、比基尼女郎的天堂。
從接近七里濱(七里ヶ浜)站開始,江之電便緊貼海岸邊的馬路,從電車上可以直接看到大海。午後陽光、單車、帆船、衝浪客,雖然九月底了,還是充滿夏日的悠閒風情。
在稻村崎、七里濱、或鎌倉高校前任一站下車,到海灘上去散散步吧。
如果天候夠晴朗的話,湘南海岸往江之島方向是可以遙望富士山的,這裡也是賞富士山的名所之一。可惜,今天是多雲的天氣...富士山不見蹤影。
鎌倉高校前
灌籃高手經典動畫片頭曲有一幕晴子站在平交道對面、而背後是波光粼粼的大海,這個經典場景的原型,就在這裡!車站旁邊的平交道前,擠滿了遊客... 都是要拍灌籃高手動畫片尾曲的經典場景。(有趣的是,當場聽到的各組人馬對話,發現全部都是台灣同胞)
江之島
離開鎌倉高校前,來到今天最後一站,江之島。
走過一段不算短的橋,進入江之島。首先迎來的是一條老街,販賣著各種小吃、名產,小小的街道塞滿了人潮,其中有八九成都是情侶,看來又來到了一個日本人的約會聖地。
既定的目標是邊走邊逛,最後走到海邊看富士夕照。不過以今天的天氣,既然剛才一路在海邊都看不見富士山,這邊自然也一樣吧,心中已經有底了。
江之島的地形如下,由島嶼入口處的鳥居開始,向上爬行階梯,高處有一座展望塔,是島上的制高點,之後開始向下,一路經過邊津宮、中津宮、奧津宮,及大大小小神社。
怕爬階梯的話,中間有兩段偷懶用的電扶梯(要收費),但我是完全用走的,不算太累。
紅鳥居與瑞心門
似乎是只要穿過綠色圈圈的加持,可以保佑人身平安、無事故。
錢洗白龍王
看到日本人洗錢洗得很開心...
有人說是洗了可以錢滾錢,但這邊的真意其實是要洗除金錢的污穢與不淨。
奇妙的龍宮
很快地,來到了西緣的海岸邊。
稚兒淵(稚児ヶ淵)據說是鎌倉時代僧侶自休與白菊跳海自殺的懸崖,他們自殺的原因是為了禁斷的男男思戀之情。稚兒指少年僧侶。
這裡聚集了不少人在看海景,等待夕陽。海的對面應該是伊豆半島,但背後的富士山果然堅不露面。(但似乎隱約有看見淡淡的富士山的曲線?難道是執念所導致的錯覺嗎?喔不!我真的有看到!請相信我!)
走了一天,腿也累了,擇定一塊大岩石坐下,小憩一下吧。金黃色陽光灑在海面,也灑在身上,今天的海風不會太強,清涼舒暢,目視浪花美麗的形狀,什麼也不用思考,迎接日落,愜意地為整天的旅程畫下句點。
這裡是北条氏的地盤...

島貓出沒
拍得很爛..
海鷗出沒

延伸閱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