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澳門遊記 (二) 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

很不巧,在澳門這幾天的天候不佳,偶爾飄雨,這些建築沒有陽光閃耀跟藍天背景就少了很多味道呢...

大三巴牌坊

目前,澳門政府正在主打世界遺產的觀光牌。

澳門歷史城區在 2005 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主要特色是集中、葡不同特色及不同年代的文化、建築於一地,成為五百年來東西方文明交會的最佳見證。

時間拉回到 15 世紀,濱臨大西洋之便的葡萄牙人,成為了開啟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貿易利益的誘因,探險家積極探索前往東方的海路,他們發現了越過好望角、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抵達遠東的航道,為了拓展貿易,葡萄牙人在東西航道上佔領重要的要塞以作為根據地,而澳門就成為葡萄牙在中國南方貿易的重要據點。

據說,葡萄牙人初到澳門時,在媽閣廟附近上岸,詢問當地人地名,當地人回答「媽閣」,於是媽閣的轉音 Macao 就成為澳門的葡萄牙文地名了。後來葡文拼寫方式改變了,ao 的音改寫成 au,又變成 Macau,不過在英文中仍然是 Macao(所以才有時看到Macau、有時看到Macao)。

媽閣廟

媽閣廟就是媽祖廟,始建於明朝(1488 年),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澳門在早期是以福建移民為主,福建人帶來媽祖信仰,即使後來廣東人漸漸取代福建人成為澳門主要居民,媽祖仍舊作為當地最普遍的民間信仰。澳門傳統民間信奉的神明跟台灣相似,主要信奉的有觀音、關公、哪吒等,而其中媽祖是最重要的。

媽閣廟

媽閣廟是沿著山崖蓋上去的,沿著石階而上有四座殿堂。

媽閣廟

 

從 16 世紀起,為了通商、傳教等原因,便開始有葡萄牙人定居澳門並不斷擴張對當地的治理權,葡萄牙人先已逐漸造成佔有澳門的事實,直到 1851 年,中葡正式訂約,允許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門。

1974 年,葡萄牙國內發生革命,新政府在與中國建交後,經過談判承諾將澳門交還中國,澳門便在 1999 年主權移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葡人早期聚居的地方在亞婆井一帶。井在哪勒?我也不知道... 只看到一個半圓形的噴水池。

亞婆井前地

亞婆就是阿婆(粵語亞、阿同音),經本人端詳研究,還是無法指出這個雕塑意象到底是小童還是阿婆,是我想太多嗎? 

 

亞婆井與媽閣廟之間的媽閣斜巷,有個港務局大樓,建於 1874年。

DSCN0883

當初設計概念是採用伊斯蘭風格,而因為地勢的關係,底下要蓋出基台,於是產生了被當地稱為「萬里長城」的牆面...

DSCN0885 

從亞婆井前地附近可以登上西望洋山(又稱主教山),它與東望洋山一東一西,剛好作為澳門半島兩個制高點。西望洋山上有個教堂,是為西望洋聖堂或主教山小堂。是拍攝婚紗照的熱門景點。

DSCN0870

教堂前的聖母望洋像。
DSCN0858-001

在這邊可以瞭望西灣湖景及高聳的旅遊塔,西灣大橋的對面就是氹仔了。此時天氣還是一樣的差,具有朦朧美...
  西灣湖

反之,從西灣湖街這邊向上也可以看到主教山小堂。

主教山

 

崗頂前地一帶

崗頂劇院是中國首座西式劇院,於1860年興建。

崗頂劇院

 

聖奧斯定教堂

聖奧斯定教堂

聖奧斯定教堂

這是一個八角形的木製講壇,也就是說可以走上去站在裡面。

講壇

 

聖老楞佐堂

聖老楞佐堂

聖老楞佐堂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這間教堂內部極有特色,我印象深刻。

聖若瑟聖堂

聖若瑟聖堂

聖若瑟聖堂

最後的晚餐

 

議事亭前地:位於澳門市中心,所謂議事亭就是以前的市政廳,現在作為澳門民政總署。

DSCN0782-001

民政總署大樓可以走進去,裡面有個舒服的小庭院。

DSCN0716-001

旁邊的郵政總局大樓也是頗富歐洲風味的建築。

DSCN0846-001

仁慈堂大樓,建於18世紀中葉,是天主教的慈善機構。

DSCN0734

玫瑰聖母堂

DSCN0737 
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

 

玫瑰堂旁邊的聖物寶庫,是展示澳門教區聖物的地方。這些聖物都是具有相當悠久歷史的文物,所以留有不少歲月的痕跡。

聖物寶庫

「綁在柱上的基督」 ...真人高度的大型木雕
綁在柱上的基督

聖母形象有很多版本,這是「病人之痊」聖母...
聖物

聖方濟各(木雕),左手拿的是骷髏頭…
聖方濟各木雕

聖路茜亞(彩繪陶瓷)
聖路茜亞

聖德肋撒(彩繪陶瓷)
聖德肋撒

這件似乎是受難的聖子…DSCN0749

 

建於1576年以前的聖母聖誕主教座堂(大堂)與大堂前地

大堂前地

 

盧家大屋建成於 1898 年,是澳門富商盧華紹的宅邸,雖然本身是屬於晚清粵式建築,但卻在小處使用了歐式的一些風格,例如彩色玻璃、百葉窗等。

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

 

東望洋山(松山)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這邊有幾個重要的古蹟:聖母雪地殿教堂、東望洋燈塔、東望洋砲台。

聖母雪地殿及東望洋燈塔

聖母雪地殿初建於 1622 年,是一座白色基底的古老小教堂,現在作為純供參觀的古蹟,空間很小,中間祭壇供有雪地聖母,傳說在 17 世紀荷蘭入侵的時候聖母有顯靈走出來抵擋砲彈(...驚!!!!)。教堂內牆留有古老壁畫遺跡,這些斑駁剝落的古老壁畫,有古歐洲式的聖母、獅子、雙頭鷹等,為了保護這些壁畫,所以內部禁止攝影。

東望洋燈塔則建於 1864 年,是船隻進入珠江口的重要地標,澳門在世界地圖上的定位就是以東望洋燈塔位置的座標值為代表。

晚上從新口岸這邊往山上看去就可看到工作中的東望洋燈塔,不是古蹟而已,燈塔還有實際在運作。

夜裡的東望洋燈塔

作為制高點,東望洋燈塔也是澳門懸掛風球的地方,看香港電視電影常會聽到「颱風來襲,香港地區掛起X號風球」的說法,其實現在香港已經沒有實際懸掛風球了,但澳門還有,颱風來的時候就會拿出去掛在燈塔旁邊。
風球
原來所謂的風球是長這樣,不只是圓的,還有方的跟三角啊...

然後,旁邊不知為何會擺一個大船錨在這裡? 也沒看到任何的說明…

錨

 

古砲台本來是對著海的,不過現在只能打大樓了。

東望洋砲台 

雲霧繚繞,視野不佳,天色朦朧得有點詭異。似乎趁著早晨的雨剛停,鳥兒也出來放風囉...

東望洋山的view

 

下山的時候搭了纜車下去,路程很短,而且沒什麼景好看,不過因為山路很陡,纜車算是個方便的代步工具。

松山纜車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