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智能社會 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Netflix紀錄片《智能社會 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這部紀錄片討論社交媒體造成的幾個問題包括:

  • 成癮
  • 行為被演算法操控
  • 假新聞
  • 極端化


這部片用一種頗讓人寒毛直豎的手法呈現:他們找來了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科技公司一些負責開發出社群平台重要功能的前員工,他們講述自己打造出這些社群平台超級便利的功能後,卻開始反思這些功能對人們帶來了一些負面、甚至可怕的影響,攝影機捕捉了這些科技人顯露出的不安與惶恐,極具情緒張力;另一方面,同時穿插戲劇來演出在一個普通家庭中,青少年沉迷於網路社群會發生哪些狀況,有如我們身邊的人、甚至自己每天正在上演的情節。

Facebook、Twitter、Youtube...這些社群平台之所以成功,最大因素是他們用盡一切心機與程式技術,爭奪到你我的「注意力」(以便販賣廣告給我們,這正是他們主要的獲利來源)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各社群平台發明了各自的「演算法」,利用對你的紀錄計算什麼內容最能夠留住你的眼球,然後把那些「他們覺得你會想看的東西」(當然也參雜著「他們想要你看的東西」)拼命丟給你,因此造成了...

  1. 怎麼滑也滑不完的資訊焦慮、在社群上爭奇鬥豔、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心態、網路霸凌
  2. 每個人看到的內容越來越「個人化」→不同人看到的內容截然不同,製造出了「平行世界」→價值觀與政治立場越來越分化→極端訊息、假新聞散佈的溫床

如何擺脫上述社群平台帶來的這些負面影響?這些科技公司前員工各自提出了一些建議(製造毒藥的人才給得出解藥的概念?),例如:

-注意是否浪費太多時間在非自己目標的事物上

-關閉APP的通知

-研究一個合適的使用時間預算

-不要讓搜尋引擎蒐集你的搜尋歷史

-不要接受YouTube的推薦影片,自己去選擇

-移除「推薦」

-分享前先做事實查核,那些以觸動你的感情按鈕為目標的訊息,很有可能是假新聞

-不要點擊壞的連結(因為在社群的設計上,點擊=獎勵)

-要在生活中獲得不同的訊息,追蹤不認同的人以看到不同的觀點


[個人心得與想法]

雖然現在也有「切斷網路」、「社群排毒」(類似斷食,設定一段時間不去使用社群平台)這樣的一派。但我思考的方式比較傾向於,與其一直強調「不要做什麼」,不如積極地以「應該做什麼」的心態來安排行動與規劃時間。

例如「原本一拿起手機就滑社群APP無目的消磨掉的時間」,不如一樣用手機APP來養成有益的習慣。

歸納一些相關的討論,實際行動如下:

  1. 認識「上癮機制」
  2. 戒除或預防對「壞習慣」的「上癮」 (不要掉入每天讓你體驗多次的圈套)
  3. 反過來利用「上癮機制」,來建立對好習慣的「上癮」

首先,如果能意識到有所謂的「成癮」問題存在,就已經是擺脫成癮的第一步。

成癮的因素:

  • 「行為→獎賞」帶來愉悅感的刺激不斷迴圈、自我加強:例如每貼一篇文,就有XX個人點讚,就會想不斷地去貼,每多滑一下,就發現多了一個人點讚,就會想一直不斷地滑下去;每打死一隻怪,就會得到多少經驗值,累積多少經驗值就會升級,解鎖一些能力...
  • 「容易到手」:APP不斷地跳出通知,吸引你去打開它們;手機一打開桌面就是那幾個APP的圖示,自然不自覺的一直去打開它們...

要看的東西太多、要做的事太多?應認真思考「什麼才是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優先去做,就會「沒有時間去做其他可有可無的事」,而自然地排除掉被不重要的事浪費時間。

與其每天處理全部的事,不如發現其中1%真正重要的事,聚焦在這件事上,例如「會關係到未來」且「槓桿操作的事物」就是最該投注心力的事物。(所謂「槓桿操作的事物」,就是「能獲得的好處」vs「投入心力、成本」比例極大的事)

用自我成長的的APP,替換掉那些製造焦慮、浪費時間的APP,在想要培養的能力或習慣方面,自己製造「行為→獎賞」的成癮迴圈。 所以電腦跟手機的首頁,只放跟當前重要目標有關的東西;不是當前目標卻會一直吸引注意力的APP,則放在要多一個步驟才能打開的地方。

例如我現在的手機桌面第一層有:

  • 英語學習APP-Anki、BBC News等英文網頁捷徑、Google翻譯
  • 自己的財務紀錄與財務規劃文件(Google試算表)的捷徑
  • Google日曆(行事曆、待辦事項提醒)
  • Notion(筆記軟體-用來撰寫各種思考筆記、記錄靈感)
  • Goodreads(圖書資訊分享平台-隨時增列待讀書單、紀錄閱讀進度及閱讀後評分)
  • Hyread(電子書平台-用來借閱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
  • 瀏覽器(首頁釘選重要網站)
經常需要即時使用的APP(相機、LINE、行動支付、Google地圖...等)捷徑,集中到桌面的一個「常用APP」資料夾裡面。

而facebook、Instagram、twitter沒事不會開,到特定時間才會去看。

YouTube我是用電腦時才會看,主要看特定的訂閱頻道,以及為了特定的主題,使用蒐尋框來找影片,而非首頁餵給我什麼就看什麼、一直看個沒完。

社群平台仍然是好工具,我不會因為這些負面理由而去完全排斥它們,但會更在意「有目的性的使用」,包括與重要對象的連結、分享自己的東西,而非漫無目的閒晃,更不會看到別人幹嘛就跟風,逼迫自己成為不是自己的人。


另一個嚴肅議題,就是「演算法」造成分流、激化與對立。

也一樣,首先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本身即解決了一半,因為多的是身陷資訊小圈圈而不自知的人。

我現在會忍住情緒去找立場相反的內容來看,並嘗試了解他們的脈絡,思考不同群眾互相瞭解、對話的可能性...

但老實說真的很難!

例如轉戰網媒的「中天」頻道,其內容我看了真的拳頭會硬;倒是中國「環球時報」,站在奇文共賞的角度,反而可以開心看待呢(?)

張貼留言

0 留言